首页 实时讯息

涪陵江北街道二渡村获评“全国文明村镇”

更新时间:2025-05-25 11:44:00  浏览:0

近日,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获评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。这座占地3.76平方公里、拥有3071名村民的“世界榨菜第一村”用党建红、产业金、治理蓝、文化绿绘就出乡村文明善治共富的多彩画卷。

二渡村被誉为“世界榨菜第一村”。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红色引擎:激活文明创建“主心骨”

走进二渡村党群服务中心,“1个村党委+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+2个党支部+3个党小组(网格)+22个党员联群点”的组织架构图格外醒目。

二渡村的田园风光。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村党委将文明创建作为“书记工程”,通过网格划分责任区,让“创建全国文明村”成为全村共识。党员“三亮一晒”工作机制(亮身份、亮职责、亮承诺、晒家风家训)进一步升级,22个党员联群点织密服务网络,带动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蓬勃发展。

同时,升级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设妇女之家、心理辅导室、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等10余个功能室,智慧乡村屏上系统实时更新党员教育、科普知识等内容。村民既可在农家书屋捧书细读,也能通过电视、手机随时查看村务动态,“线下+线上”的立体服务圈让文明实践触手可及。

金色产业:夯实文明根基“压舱石”

初夏的二渡村,3000亩青菜头基地绿意盎然。作为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,这里汇聚了榨菜产业龙头企业——涪陵榨菜集团,全国最完备芥菜种质资源库渝东南农科院坐落于此,这里还是全国最大青菜头选育栽培基地。

手工榨菜。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科技赋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,二渡村的智能灌溉系统让青菜头亩产提升30%,“北山手作”品牌旗下的风脱水榨菜年销超100吨,加工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。

同时,“农户入股+集体管理+企业运营”模式催生15个庭院经济项目,乡野茶食、金颐榨菜体验馆等新业态吸引3.2万人次游客。人居环境整治同步发力,150户庭院变身“微花园”,518座无害化厕所、11公里污水管网织就生态底色,66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乡间小路,“田园变公园”的愿景照进现实。

此外,《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》让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438万元,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43名“新农人”,庭院经济和企业务工带动380余人就业,“钱袋子”鼓起来的同时,文明追求也日益高涨。

蓝色治理:绘就智慧善治“新图景”

在二渡村综治中心,3D实景地图实时跳动着全村动态。“屏上看村务、掌上查信息、云上听广播”的“三上”系统,让基层治理装上“智慧大脑”。89组智能广播与视频监控构建应急预警网,微信公众号“掌上二渡”让1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远程参与村务决策,47起矛盾纠纷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及时化解。

智慧大屏。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500余本文明实践积分存折记录着村民的善举: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可积5分,调解邻里纠纷加10分,累计5万元物资兑换激发起“我为人人”的热潮。每月“书记述、村民问、干部答、百姓评”的院坝会,让20余次民主评议成为干群连心桥,移风易俗倡议书通过大喇叭传遍村落,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渐成风尚。

绿色文化:涵养文明乡风“精气神”

“不屈不挠、精益求精”的榨菜文化精神,早已融入村民血脉。40余场“田间地头宣讲会”让党的创新理论“声”入人心,30户“乡风文明示范户”、6户“福临小院”成为文明标杆,“涪陵好人”的评选让道德之光闪耀乡间。清廉村居建设经验获全市推广,50余名新乡贤组成的“智囊团”为乡村发展注入活水。

春节的龙狮表演、元宵的灯谜会、夏季的村晚……5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四季。央视《我的家乡我的年》分会场的舞台上,村民自编自演的榨菜文化情景剧赢得全国观众点赞;冬季“村晚”示范展示点的揭牌,让“世界榨菜第一村”的文化名片越擦越亮。

从产业强村到文化兴村,从环境美村到善治安村,二渡村的文明创建之路,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。如今的二渡村,不仅是榨菜产业的“世界舞台”,更是乡风文明的“精神高地”,它正以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,在乡村善治共富的征程上阔步前行。(谭艳华)

相关推荐